麗江黑龍潭
景點概況:
黑龍潭俗稱龍王廟、玉泉公園。它位於麗江古城北端象山之麓,二股泉水從象山腳下的古栗樹下湧出,匯成面積近4萬平方米的水潭。泉水清澈如玉,水面開著潔白的海菜花,水底遊魚如梭,潭畔花草樹木繁茂,樓臺亭閣點綴其間,風景秀麗。這裏是拍攝玉龍雪山水面倒影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景點歷史:
清朝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建玉泉龍神祠,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和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玉泉曾兩次被清朝皇帝敕加“龍神”封號,使黑龍潭名列中國名泉而名滿天下,後又修建了得月樓、戲臺、萬壽亭、五孔橋等園林建築,新建了象山遊路,解放後,遷入明清古建築五鳳樓、解脫林、光碧樓、忠義坊石獅、文明坊、一文亭等園林建築,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方國瑜教授的墳墓也安放在黑龍潭靜溢的山林中。黑龍潭大門上的“黑龍潭”三個字是原省書法協會會長,納西族書法家李群傑所題寫。1963年重修得月樓時,郭沫若應邀題寫了“得月樓”三個字及兩副楹聯。1981年,東巴文化研究所在黑龍潭成立,使黑龍潭集中國風景園林之大成,又兼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黑龍潭俗稱龍王廟、玉泉公園。它位於麗江古城北端象山之麓,二股泉水從象山腳下的古栗樹下湧出,匯成面積近4萬平方米的水潭。泉水清澈如玉,水面開著潔白的海菜花,水底遊魚如梭,潭畔花草樹木繁茂,樓臺亭閣點綴其間,風景秀麗。這裏是拍攝玉龍雪山水面倒影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景點歷史:
清朝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建玉泉龍神祠,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和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玉泉曾兩次被清朝皇帝敕加“龍神”封號,使黑龍潭名列中國名泉而名滿天下,後又修建了得月樓、戲臺、萬壽亭、五孔橋等園林建築,新建了象山遊路,解放後,遷入明清古建築五鳳樓、解脫林、光碧樓、忠義坊石獅、文明坊、一文亭等園林建築,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方國瑜教授的墳墓也安放在黑龍潭靜溢的山林中。黑龍潭大門上的“黑龍潭”三個字是原省書法協會會長,納西族書法家李群傑所題寫。1963年重修得月樓時,郭沫若應邀題寫了“得月樓”三個字及兩副楹聯。1981年,東巴文化研究所在黑龍潭成立,使黑龍潭集中國風景園林之大成,又兼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 |
![]() |